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作者|木南
编辑|栗子
1月5日下午,比亚迪在线上正式发布了旗下全新高端汽车品牌“仰望”及其核心技术“易四方”,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仰望U8及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仰望U9两款车型同步亮相。

仰望U8

仰望U9
不得不说,比亚迪此次发布会可以算得上是国产高端电动车发布会中的一股“清流”——没有用酷炫的车身、奇形怪状的车灯和越来越多的大屏和音响来彰显自身的豪华感,而是用大量时间来集中介绍仰望系列所搭载的核心技术“易四方”。
“易四方”是比亚迪推出的中国首个量产的四电机驱动技术。据介绍,“易四方”技术能够凭借四电机独立矢量控制技术对车辆四轮动态实现精准控制,从而打破传统汽车的想象空间,创造全新的汽车安全技术体系,并在讲解视频中秀了一波“原地掉头”的绝技。
发布会上,王传福表示,中国高端品牌的诞生,绝不是仅靠堆料,而是要基于顶级核心技术的突破——暗戳戳向部分以高端、创新为名,实则只是进行无意义堆料,不断内耗的国内车企射出一发暗箭。
不过,尽管比亚迪亮出了其高端车型的技术底牌,但囿于国产高端汽车品牌在公众心中固有的失败印象,相信很多人也会提出一个老生常谈的质疑:国产汽车真能卖到100万元吗?
1.堆料没用,用技术体现“高端”
“易四方”是一套以四电机独立驱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从感知、决策、执行三个维度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特性进行了全面重构,彻底颠覆以往燃油车的动力系统能力体系。
其实,“易四方”技术的雏形早在2004年就被王传福提过,此后二十年里,王传福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宣传4轮电机汽车的构想。其间,不少人嘲讽王传福“光打雷,不下雨”,喊了那么多次,却一直看不到实物。
如今,比亚迪总算在酝酿二十年后,用实际行动堵上了嘲讽者的嘴。
众所周知,传统燃油车车身稳定控制的感知速度和精度都距离极致安全有很大的差距,执行层面存在反应慢、效率低、功率低、四轮差异化程度低等问题。“易四方”技术则可以通过感知力更强的电驱系统,以毫秒级的速度独立调整车辆四轮轮端动态,从而更好地控制车身姿态。

在看到仰望U8原地掉头的那一刻,恐怕人们都得不自觉喊出一个字:帅!
“易四方”技术还能为用户带来更多安全冗余。比如在车辆单轮爆胎后,以每秒1000次的频率精准调整剩余三轮的扭矩,通过驱动轮及时对车身姿态进行强有力的补偿干预,帮助驾驶员将车辆稳定可控地停下来。这一功能将有望从动力的根源最大限度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搭载“易四方”技术的车型,由于整车核心系统防护能力达到IP68级别,车身及座舱密闭性良好,甚至可以凭借四轮独立矢量控制功能,让汽车浮在水上,并能够在水中调整姿势及前进方向。
可以看出,“安全”是这次发布会上的一大关键词,也是“易四方”技术带来的最核心的体验升级。
此外,仰望U8和仰望U9两款车型也体现了比亚迪在智能化方向做出的努力。仰望U8是比亚迪旗下新车中,迄今为止智能驾驶级别最高的车型。
而在电池方面,比亚迪自研的刀片电池依然会是仰望系列的标配。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三电系统全面升级的仰望,究竟能否在中国高端车市场站稳脚跟?
2.仰望能否站稳百万级豪华电车市场?
一直以来,中国30w+的高端车市场始终被BBA占据,但这似乎并不妨碍国内车企逐梦高端市场。
自2022年11月份以来,国产车企纷纷释放要推出“百万级”豪车的消息:先是比亚迪在11月8日正式推出旗下高端汽车品牌“仰望”;12月14日,便紧跟着有消息透露,蔚来或于2024年推出首款百万级超豪华轿车。
国内车企纷纷奔向高端市场的原因不难理解。在新能源车卷出天际的2022,车企们急需有新故事吸引市场注意力,光鲜亮丽的高端故事在吸引眼球方面自然更胜一筹。
但问题在于,要讲好纯电动车的高端故事,很难。
首先,大多国内消费者都认为,纯电动车不值100w。
这种不认可在全球豪华汽车“大哥”奔驰的身上也不例外。有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奔驰售价百万元的电动轿车旗舰车型EQS只卖出了987辆。奔驰只得无奈在11月16日对EQS的价格进行官方降价,降幅为20-22.96万元。
奔驰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国产品牌。
现在看来,不少国产新能源车企在最基本的三电技术上都拿不出手。堆料,反而成为了国产车企冲刺高端电动车市场的核心手段。
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车如今在续航、辅助驾驶、车机系统等硬核性能的提升上纷纷走入瓶颈,内饰便成了车企们下一个内卷目标。不少车企纷纷开始用酷炫的车身、奇形怪状的车灯和越来越多的大屏和音响来彰显自身的豪华感。
事实证明,用户很难愿意为这种飘渺的高端体验买单。
相比之下,比亚迪此时推出搭载了“易四方”技术的仰望系列,则更像一股清流。
目前,比亚迪已经在中低端市场有了无可替代的话语权,旗下车型价格覆盖10-50w的区间,根基稳定的基础上探索高端市场,并用实打实的技术说话,就显得更为稳妥。
当然,比亚迪仰望系列究竟能否在国产汽车高端市场站稳脚跟,最终还得是数据说话。不过,仰望的推出,倒是给当下某些热衷于通过堆料来彰显豪华品味的车企提了个醒:
造车不是造梦,为梦想窒息之前,还是早些脚踏实地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