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赛道拥挤。
作者 | 武静静
编辑 | 赵健
7月5日,IoT开发平台服务商涂鸦智能在香港联交所完成挂牌交易,开盘价19.56港元/股,较19.3港元/股的发行价上涨1.35%。当日收盘总市值为111.66亿港元。
这是公司第二次上市,上一次是去年3月发生在纽交所。时间仅过去一年多,但公司的市值表现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与去年上市当日的140亿美元相比,当下公司的市值已经缩水近90%。根据创业邦报道,去年上市前的估值已经达到了83.7亿美元。
作为一家IoT开发平台,涂鸦智能的主要业务就是为B端企业用户提供云计算平台部署、连接和智能设备管理等服务,核心产品有智慧家居、智能商业物联网PaaS产品和行业SaaS产品。
在2021年第一次上市之前,公司总计完成5轮融资,投资人有NEA恩颐投资(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中金公司、腾讯投资、老虎环球基金等,其中腾讯投资是涂鸦智能D轮融资的领投方,高瓴资本在上市之前进入。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公司第一大股东是NEA恩颐投资,腾讯为其第二大机构股东——创始人兼CEO王学集持股19.89%,有49.3%的投票权;创始人兼总裁陈燎罕持股5.04%,有25.9%的投票权;联合创始人兼CTO周瑞鑫持股3.8%,有1.3%的投票权;NEA恩颐投资持股21.6%,有7.4%的投票权;腾讯持股10.21%,有3.5%的投票权。
本次,涂鸦智能采用了“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相同类型的公司股票在两地进行跨市场流通。同时,由于两个资本市场均为主要上市地,在一个交易所摘牌并不会影响公司在另一交易所的上市地位。此前知乎、贝壳、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均采用了这种方式在香港二次上市。
选择二次在联交所上市,是涂鸦智能在多重压力下一次分散风险的选择。来自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SEC)的监管压力是原因之一,今年5月4日,公司被SEC根据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列入“被识别发行人”暂时性名单,这意味着公司会面临摘牌的风险。另一方面,美国国内舆论对于公司的实际影响尚未可知,去年,美国企业研究所(AEI)两名高级研究员在《国会山报》(The Hill)发表文章称“涂鸦可能成为比俄罗斯勒索软件攻击更严重的中国威胁”。
一年多的时间,估值大缩水,涂鸦智能基本面表现如何,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发展挑战?
1.高研发投入致常年亏损,SaaS业务呈增长态势
涂鸦智能创立于2014年,创始人王学集、陈燎罕合伙成立的第一家公司被阿里收购后,两人都加入阿里,王学集曾是阿里云第一任总经理,陈燎罕也曾在云业务以及淘宝相关项目上担任要职。二人2014年离开阿里,创立了涂鸦智能,公司定位是为传统硬件厂商赋能的智能化云平台。
财报显示,涂鸦智能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06亿美元、1.80亿美元、3.02亿美元;涂鸦智能2022年第一季营收5532.4万美元。
虽然营收在逐步增长,但是当前公司仍然面临常年亏损的现实。2019-2021年,营收几近翻番的情况下,公司的经调整净亏损也从6525.7万美元扩大到1.09亿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涂鸦智能营收5532.4万美元,经调整净亏损3729.7万美元。
涂鸦智能对于亏损的原因分析是:“大额研发投入以及不断扩充研发团队”。据招股书,2019年至2021年,涂鸦智能研发投入分别为5200万、7740万、17430万,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49.2%、43.0%、57.7%。
公司的商业模式核心是以平台为入口,构建模组、云平台、App一体的整体方案。目前公司的核心业务主要分三块:物联网PaaS、智能设备分销、SaaS。
其中,物联网PaaS是业务大头,公司财报显示,2019-2021年,其物联网PaaS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是72.2%、84.3%、86.5%;2022年一季度,物联网PaaS给涂鸦智能贡献4177.4万美元营收,占总营收的75.5%。灼识咨询数据显示,涂鸦智能在全球智慧家居和智能商业物联网PaaS行业市场份额第一。
具体而言,公司的物联网PaaS业务旨在为B端客户开发智能设备及服务,产品涵盖硬件开发工具、全球云、智慧商业平台开发三方面,可支持的品类有家电产品、运动健康产品、电工产品等,服务囊括从技术到营销渠道的全方面。
PaaS业务主要以大客户为主,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过去12个月,付费超10万美元收入的IoT PaaS大客户共303个,占整个IoT PaaS收入的85.6%。
SaaS业务虽然占比较小,但目前处于增长的态势,被公司称之为第二曲线。财报数据显示,2019-2021年,这部分的营收占比分别是1.8%、3.4%、6.2%。2021年SaaS及其他营收全年同比增长203.0%,2021年Q4 SaaS及其他营收同比增长204.8%。
SaaS业务具体指得是,面向垂直领域,提供标准化的囊括企业部署、连接及管理智能设备的整体解决方案,除了向部分大客户收取一次性项目费用之外,一般都是按照年订阅的收费模式。目前在商业照明、酒店、公寓、地产等场景已经有落地的案例。比如,马来西亚本土酒店系统集成商Coresystem technologies的智慧酒店采购的就是涂鸦酒店SaaS的产品。
2.大小厂齐聚IoT赛道
创立早期公司创始人王学集当时对于市场机会看法是:“智能硬件是大势所趋,但传统硬件制造转型成本高,作为第三方为他们提供云计算工具、数据分析工具是一块很大的市场。”他当时对于这种机会的想象是:“用智能技术打造一些创新性产品或平台,这可能是电脑、手机之外的第三个设备。”
成立将近9年,公司的发展方向也一直围绕物联网云开发平台进行。截至2022年3月31日,涂鸦IoT开发平台累计有58.2多万注册开发者。
机会面前,挑战随之而来。首先是来自宏观环境的压力,物联网研究机构IoT Analytics 分析师 Mohammad Hasan 公开谈道:“物联网领域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供应链受限、通货膨胀、新病毒株和地缘政治危机。然而,强劲的需求状况继续支持大多数接触物联网的参与者的盈利能力。”
IoT Analytics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芯片短缺减缓物联网 (IoT) 市场复苏2021 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量增长 8%,达到 122 亿个活跃端点,与往年相比增长显着降低,预计到 2022 年,物联网市场预计将增长 18%,达到 144 亿活跃连接。预计到 2025 年,随着供应限制的缓解和增长的进一步加速,将有大约 270 亿台联网物联网设备。
另一重压力来自市场的竞争激烈。千亿的市场规模吸引的不仅是涂鸦智能,还有其他众多的消费物联网服务平台,入局者包含小米、华为头部手机品牌、海尔等家电企业、BAT等互联网巨头,也包含一众创业公司。
涂鸦智能的物联网云平台需要建立在客户自身使用的公有云与私有云之上,比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与腾讯云等,而随着头部云厂商们在PaaS、SaaS下沉,再叠加其他大型厂商的发力,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将会更大。
涂鸦智能在招股书中提到不排除竞争环境的加剧会给公司产品的利润带来影响:“部分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可能拥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可能以比我们的产品及服务更低的价格、更具深度或在不同地区提供满足一项功能或限定数量功能的产品或服务”。
公司在公告中称自身数年的IoT产品和服务能力是其壁垒所在,“相对于行业内其他将IoT作为‘副业’的竞争对手而言,涂鸦是100%聚焦在IoT领域,客户对涂鸦更加放心。”目前,涂鸦智能便已经推出九大智慧行业IoT PaaS平台能力的解决方案,包含工业、农业、旅游、零售、医疗健康、养老、教育、能源、地产等领域。
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说明会上,公司提及当下面临的现实情况:非必要消费品支出受到高通胀的不利影响,导致客户平均付费额确实在降低。有起色的地方在于公司的私有云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将会专注(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扩大客户群和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三点以维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