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环境分析
一个时代的落幕:消费互联网,雨打风吹去
2021年,互联网股价大幅回撤
2021年,互联网用户时长封顶
2021年,互联网大佬集体缺位
一个时代的开启:走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时代
人口:老龄化让数字经济成为大势所趋
政策:明确的政策导向指明方向
北交所:继续资本市场的科创革命
资本:用脚投票硬科技
成长速度:新一代科技企业快速崛起,已成独角兽主力军
技术环境:研发投入得到空前重视,从需求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变
后疫时代:数字化已成深刻共识,数字化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要素禀赋理论:发展数字经济并非主观臆想,是客观要素决定的,是实然之路,也是应然之路
二、数字经济时代来临
行至水深处:从“扩张逻辑”走向“深耕逻辑”
“水大鱼大”的时代结束了,“深海取珍珠”的时代到来了
从分类来看,数字经济可以简单划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就是数字技术所形成的新产业,例如互联网、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讯业、软件服务业等,是“新的经济”;产业数字化,指的是产业原本就存在,利用数字技术降本增效、转型再造,是“旧经济的新空间”。
伴随网络水平、数据量级、数字水平、代表性技术的迭代,数字经济的发展阶段不断升级,从电子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直到今天的数字时代,并已经开启走向数智时代。接下来,伴随量子计算等技术的成熟,数字经济将逐渐开启更大的想象力。
从产业价值链角度看,数字经济有8大环节,关键环节包括上游的底层硬件、基础设施,中游的基础软件、平台软件,下游的企业应用、解决方案,支持环节包括安全和科技服务。八大环节环环相扣,涉及众多细分技术。
数字产业化部分,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按照甲子光年测算,数字产业化目前的市场规模已经接近9万亿,其中占比超过一半的是数字产品制造业,而数字技术应用业的比例将持续提升;而如果算上产业数字化部分,数字经济将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三、数字经济N个判断
判断01:从封闭到开放:巨头互联互通,互联网告别“圈地征税”和“唯流量论”
判断02:数智融合时代到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从互不统属走向深度融合
判断03:硬件厂商软件化,软件厂商云端化
判断04:开源:软件吞噬一切,开源吞噬软件
判断05:隐私计算开启数据协同新范式:守护数据价值,实现“可用不可见”
判断06:算力时代开启:算力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核心指标与重中之重
判断07:芯片:缺芯潮+主场景切换,为弯道超车提供机会
判断08:低代码:弥合IT供需鸿沟,推进技术平民化
判断09:人工智能:上市只是“开始的结束”,头部企业发力“大模型”
判断10:人工智能:造血能力成为比拼关键
判断11:5G+XR时代开启“连接的升维”,人类交互从“认知”提升到“感知”
判断12:云原生升级软件开发方式,无服务器或成下一代应用架构
判断13:RPA:开启高重复性工作的“外挂”,却要提防陷入低价内卷
判断14:机器人:“打群架”是必经之路
判断15:数据安全:一场不能输的战争,攻克流动数据安全是关键
判断16:组织形态向打破边界、在线协同作战的平台型组织变革
判断17:商业进化方向正从“物以类聚”到“人以群分”
判断18:新零售范式已来:个体为王,消费唯心
判断19:供应链数字化:从“牛鞭效应”到“短路经济”
判断20:供应链结构升级:从供应链1.0走向供应链4.0
判断21:数据治理进化方向:全局数据拉通,从“事后总结”到“事前管控”
判断22:高阶人才正从C端走向B端,走出大厂,走向工厂
判断23:消费新势力两级化:Z世代与银发经济,开启“to Z”与“to 老”商业时代
判断24:直播+电商时代,10亿用户的消费决策正在被重构,信任机制正在被重塑,新品打爆速度加快
判断25: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售后服务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判断26:越来越多企业转向以租代售的“即服务”模式
判断27:产业龙头以数字化带来“身份的跃迁”:从改变自己,到反哺行业
判断28:工业互联网:从单点智能走向全局智能
判断29:汽车:新技术驱动产业链话语权重构
判断30:服装业:快反工厂让服装可以像网页一样迭代
判断31:过去一年,数字化进程显著加快,且企业有强烈意愿扩展数字化部署范围
判断32:过去一年,数字化动作最活跃的是零售业
判断33:民营企业依旧是数字化主力,国有企业占比增长
判断34:企业推进数字化的迫切程度大幅增加,对数字化带来的竞争力有更清醒认知
判断35:企业数字化支出:维度更细、考虑更周密
判断36:数字化价值进阶:从“硬”到“软”,从生产能力到组织能力
判断37:数字化的先行者已进入“深水区”
判断38:数字化正在“由内向外”:更注重迭代灵活性,更关注外部环境
判断39:数字化转型目标进阶:从“优化逻辑”到“再造逻辑”
判断40:IT能力目标进阶:靠近战略、靠近客户、靠近新技术
判断41:执行要素进阶:关注“KPI”、关注客户、关注组织
判断42:筹备情况进阶:“共识”已不再是问题
判断43:实践领域:用工数字化成为重点领域
判断44:市场机会:企业数字化亟需外部服务支持
判断45:困难升级:从基础问题进阶为组织运营问题
判断46:科技是大国崛起的支点,数字经济驱动中国重回世界中心
判断47:数字经济是一场“软硬结合”的国际影响力输出
判断48:要警惕工业投资的互联网化
判断49:碳中和推动投资范式变化,ESG成为投资判断标准
判断50:时代呼唤企业“大局观”
深水时代,发展需要平常心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数字产业方面,投资应该重点关注数智融合、开源软件、隐私计算、芯片、低代码、5G+XR、无服务器、RPA、机器人、流动数据安全等细分赛道。
工业投资方面,要警惕投资的互联网化。2016年前后,工业领域受到的资本关注开始增加。仅仅过了五年,这个领域每年的投融资项目已达上千个。工业投资的技术链条长,转化风险高,光靠砸钱,在工业领域砸不出头部企业。互联网投资追求的ATeam,其实并不适合制造业。真正能立足的合格创业者需要时间累积的大量行业经验,且最好是从底层做起,这群人往往没有鲜亮的履历,但有的是对行业的深刻理解。
对于投资者而言,一定要理解和尊重技术与制造业的发展规律,抱有长期陪伴的决心,不唯技术论。伴随科技行至水深处,科技公司需要经历角色演变:从曾经的“颠覆者”,到后来的“赋能者”,再到如今的“同行者”。对应的发展速度和估值逻辑,都应该更加回归产业自身的规律。
投资范式方面,碳中和推动投资范式变化,ESG成为投资判断标准。我国实现“双碳战略”所需投资大约在150万亿~300万亿元人民币。平均算来,未来我国每年将在“双碳”领域投资3.75万亿~7.5万亿元,这大约相当于全年投资的10%左右。随着“双碳”落地,无疑将改变中国投资市场的评价体系和决策体系,开启新的中国投资范式。